學生和家長在儀隴縣助學貸款辦理中心辦理助學貸款。
“同學注冊了嗎?沒有的話,請先注冊。”
8月31日,筆者來到儀隴縣助學貸款辦理中心,本就不大的辦公室內擠下了十幾名家長和學生,志愿者們正忙著幫助前來辦理助學貸款的學生登記注冊,填寫資料,辦理貸款。“我們的工作包括入場人員登記,為首貸學生注冊和辦理貸款,為續貸學生審核和復核、還款等。”志愿者王一然說。
“二十二載求學路,一路風雨泥濘,許多不容易。”儀隴人黃國平博士的論文《致謝》,道出了困難學子求學的艱辛。
為幫助困難學子圓夢大學,2009年至今,儀隴縣累計辦理助學貸款合同25000余筆,貸款金額近2億元,受惠學生達到14000余人。
A應貸盡貸助貧困學子圓夢
儀隴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(后稱資助中心)工作人員鄧仁勇介紹,首貸學生只需通過資助中心的貧困認證即可申請辦理助學貸款,經高校、銀行認定完成后即可完成貸款。本、??茖W生每年頂額可貸8000元,研究生及以上每年頂額可貸12000元,助學貸款還本寬限期從3年延長至5年,助學貸款期限從學制加13年、最長不超過20年調整為學制加15年,最長不超過22年。
“前兩年暑假,助學貸款辦理中心可謂是擁擠不堪,經常被前來辦理貸款的學生擠得水泄不通?,F在只有首貸學生需填寫貧困認定申請表后前來辦理貸款,續貸學生可遠程辦理貸款,無需再次前往助學貸款辦理中心。”鄧仁勇表示,這不僅緩解了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,也方便了續貸學生辦理貸款。
今年讀大二的羅麗之前不了解國家惠民政策,錯過了辦理助學貸款的時機,沒能進入學校的貧困生信息庫。資助中心了解情況后,主動與高校對接,并為羅麗出具了貧困認定證明。通過多方協調,在開學前為羅麗辦理了6000元助學貸款。羅麗心中充滿了感激:“資助中心的鄧老師很熱情地幫助我,幫我解決了心頭大患。”
“我們的目標是做到應貸盡貸,確保儀隴貧困學子都能夠圓大學夢。”鄧仁勇說,近年來,為宣傳推廣國家助學貸款等惠民政策,資助中心通過政府門戶網站、公眾號、短信、自媒體等多個渠道發布政策信息,并動員各所高完中、鄉鎮學校向學生、學生家長發放《教育部致高中畢業學生的一封信》《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》等宣傳資料。經過各方通力合作、大力宣傳,貸款學生數量連續三年呈上漲趨勢,更多貧困學子通過助學貸款走出大山走進大學。
今年截至8月31日,儀隴辦理首貸學生1926人,共發放貸款1438萬元;辦理續貸學生3745人,貸款金額2818萬元。
B全覆蓋宣傳讓政策深入人心
為確保貧困大學新生能夠上得起學,儀隴縣教育科技和體育局充分利用好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,切實減輕經濟困難學生家庭負擔,助莘莘學子圓大學夢。
“近年來,我縣助學貸款工作開展情況良好,得益于各類渠道的宣傳,尤其是學校,貢獻出了不可忽視的力量。”資助中心相關負責人說。
“國家助學貸款是黨和國家針對貧困學生的惠民資助政策。只要是家庭經濟困難,在籍在讀,都可以申請。”專注學生資助工作的儀隴二中胥晨老師對資助政策爛熟于心。
胥晨介紹,該校在學生食堂、宿舍、教學樓懸掛資助宣傳橫幅,并在學校顯眼位置安放學生資助政策展板;利用班主任會要求老師們在本班開展資助相關工作;通過班級廣播在班會時間向高三學生宣傳;建立微信群告知資助政策和下發資助文件,通過學生一帶多提升資助政策知曉度。
“國家助學貸款是支持教育公平、幫助貧困學子圓夢的惠民政策,我們希望更多學生能走出大山走進大學,擁有更寬廣的學習和發展天地。”復興中學團委書記吳嘆表示,將學生資助工作落實到位,給需要的學生帶去幫助。
8月20日,永樂鎮史家溝村二組組長許華榮頂著炎炎烈日來到許爾康家中,“許老人家,聽說你家孫娃子考取大學了,學費這塊有沒有困難哦?需要的話村上可以幫助你們辦理助學貸款喲!”許華榮一邊拿著草帽扇風,一邊向許爾康一家人講解助學貸款政策。四年免息讓正在為孫兒大學學費發愁的許爾康心動不已。隨后,許華榮帶著許爾康爺孫二人前往資助中心辦理助學貸款,解決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。
“國家助學貸款政策能讓村里貧困大學生不再為學費發愁。每年7月起,村里就開展國家助學貸款宣傳工作,一直到9月初結束。村組干部先集中學習政策,做好工作計劃,再各自負責本組的宣傳。”史家溝村村主任許述說。
宣傳期間,該村每周都會用“村村響”播放國家助學貸款政策,組長會在各組的微信群里向家長宣傳政策和解答問題。對于剛考入大學、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,組長會主動入戶了解情況,為想要辦理助學貸款的家庭提供幫助;對不了解政策的家庭,組長還會詳細為學生和家長解讀政策,讓他們打消疑慮,建議和勸導其辦理助學貸款。2021年,該村考入大學的14人中,有7人申請辦理了國家助學貸款。